防暑措施推出逾月 局方應完善不足之處
2023年7月10日
防暑措施推出逾月 局方應完善不足之處

6月初,一名66歲工人進行室外裝修工程時疑中暑不治,成為本港推出工作暑熱警告後首宗死亡個案,事發時「黃色工作暑熱警告」生效,由於涉事工人主要負責磨牆唧膠,有關工序現時未獲勞工處介定為何等勞動級別,故由僱主自行作出風險評估及分類。

上述事件引起社會、業界及勞工團體多方關注,並揭露現行《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》略有不足。首先,建造業涉及超過40個工種,當中包括不少裝修項目,如:窗框工、雲石工、清拆石棉等等,惟部分工種現時尚未列入最新指引當中,在暑熱警告生效時,僱主及僱員難以參照指引作出即時風險評估,以及採取適當預防措施。有見及此,勞工處應盡快優化現行指引,並就所有建造業及裝修工種進行勞動量分類,以及提供詳盡控制措施以供參考,慎防不幸事件再度發生。

適當調配僱員 享休息時間

自暑熱警告推出以來,勞工處已多次於同一日內短暫發出多個暑熱警告,有時更於取消警告後短時間內再次發出,導致資訊混亂,僱主和僱員難以適從。對此,勞工處可考慮將暑熱警告生效時間的基礎單位由現時1小時延長至2小時或以上,助僱主獲得更充分時間實施防暑措施,包括適當調配僱員工作;同時,前線工人(特別是極重及重勞動者)亦可因此享有充足休息時間,逐步適應酷熱工作環境。

此外,天文台現時選取京士柏作量度本港暑熱指數的唯一地點,監測結果略欠全面,有工人不時在機場停機坪測出高達40度高溫,而部分地盤樓面溫度亦超出50度高位;為了更全面反映各區實際情況,當局應盡快從不同工作地點收集數據,適時聆聽業界及各方持份者意見以作檢討,並按需要增設更多監測站,增加暑熱指數的準確性。勞工處亦應與天文台進一步合作,攜手設立「暑熱指數」預報機制,當天文台預測本港氣溫及濕度將於未來數小時達至高位時,勞工處宜及早透過傳媒、手機應用程式等發出相應提示,助業界提早做好準備。

踏入7月,本港氣溫持續炎熱,為了預防工人在酷熱環境工作時中暑,勞工處應盡快檢討現行指引和監測本港暑熱情況的不足之處,繼而作出跟進及落實改善方案;並通過教育加強僱主及工人的職安健意識。

香港工程裝飾商會會長
余錦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