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文章 - 歷史建築保育的挑戰
2022年5月17日

 歷史建築保育的挑戰

歷史建築保育絕非易事,特別是香港這個地少人多的地方,要如何在發展與保育之間取得平衡,一直都是大眾討論的議題。早前公佈的《財政預算案》中,便提到將會增加文物保育方面的資金,帶頭為保育歷史建築提供支援。

 

自1996年至2000年間,古物古蹟辦事處(古蹟辦)從本港8,803幢建築物中選出了1,444幢交由專家小組研究及評級。評級分為三級:第一級:具特別重要價值的建築物,而必須盡力予以保存;第二級:具特別價值的建築物,須有選擇性地予以保存;第三級: 具若干價值的建築物,並宜以某種形式予以保存,如保存並不可行時則須考慮其他方法。

 

然而,這三種評級均沒有法律效力,即使是一級歷史建築物,面對私人建築物時,政府現行的做法大多是跟相關業主磋商和游說保留,提出補償或經濟誘因,而業主擁有最後決定權,但由於建築物保育的費用龐大,因此對大多業主並不吸引。

 

城市的規劃與保育兩難存?

 

政府早前公佈將會增加文物保育方面的資金,如「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」及「保育歷史建築基金」等。「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」實施至今已到第六期,曾資助的項目包括大澳文物酒店、雷生春堂及於今年4月中開始開放予公眾預約參觀的前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「薄鳧林牧場」。「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」已成功活化22幢由政府擁有的法定古蹟及歷史建築。

 

對筆者來說,保育歷史建築物與城市發展是可以同時進行,如前身為舊中區警署的大館,由政府及香港賽馬會合作活化,將新舊建築融合,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卓越獎項。大館2019年吸引本地和海外的訪客累計逾340萬人次,成為香港最多人到訪的古蹟,達到展示本地文化的作用。

 

筆者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活化歷史建築物,如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、明年開幕的粉嶺聯和市場-城鄉生活館等,但如何可持續地營運建築,對政府及相關機構來說,仍是一大挑戰。